唐長安的108坊,除了北部的太極宮、大明宮,城東的興慶宮,一東一西的東西市外,都是模樣相仿的居住里坊。 靠近選院的崇仁坊為求官者的聚集地;通化坊有朝廷最大的驛站-都亭驛,處處都是快遞集散中心;道政坊的蝦蟆酒名動長安,成為愛酒者的必去之處......
長安各坊各有特色,其中【平康坊】最特殊。平康坊位于皇城邊上,東區第三街第五坊,地處城北,又稱為「北里」。 平康坊北與崇仁坊隔春明大道相鄰,南鄰宣陽坊,居于都城北部的中心地區,都是「要鬧坊曲」。而尚書省官署位于皇城東,于是附近諸坊就成為舉子、選人和外省駐京官吏和各地進京人員的聚集地。
當時地方各方鎮駐京辦事處叫做進奏院,崇仁坊內有進奏院二十五個,而平康坊內就有十五個。平康坊和崇仁坊夾道南北,考生和選人每年少則數千,多至數萬人,云集京城赴選應舉, 上述兩坊「因是一街輻輳,遂傾兩市,晝夜喧呼,燈火不絕,京中諸坊,莫之與比」。
所以平康坊就成了長安城里達官貴人、文人墨客、進京趕考舉子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了。《開元天寶遺事》里記載: 「長安有平康坊,妓女所居之地。京都俠少萃集于此,兼每年新進士,以紅箋名紙游謁其中……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。」
平康坊東西1022米,南北500米,總占地面積約為50萬平方公尺。南門之東,有菩提寺(保唐寺),十字街之北,有陽華寺、萬安觀、嘉猷觀。西北隅,有隋太師申國公李穆宅后為長寧公主府及鞠場(長寧公主,唐中宗韋后長女,頗受寵愛),公主府的面積約占了四分之一坊。
西南隅有大名鼎鼎的河南郡公褚遂良宅;東南隅住著以口蜜腹劍著稱的宰相李林甫。 雖然平康坊的面積將近大半個故宮,但真正花天酒地的區域只有三曲之地,稱南曲(前曲)、中曲、北曲(循坊墻一曲)。
對于平康坊的妓女而言,顏固然重要,而言則更重要,會琴棋書畫,能對月當歌,吟詩作對自然也是不在話下。 唐朝的名妓第一身份就是詩人,例如薛濤,十六歲入平康坊樂籍。後來與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」的詩人元稹有一段纏綿的愛情故事,以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,后稱「薛濤箋」。
《北里志》記載: 「舉止風流,好尚甚雅」的顏令賓,「頗善諧謔」的王蘇蘇,「素為三曲之尤」的楚兒,善令章巧談諧的鄭舉舉......皆長安名妓。」而且她們的粉絲后援會成員可都是公子王孫,文人騷客。比如唐宮第一舞姬的小粉絲詩圣杜甫就曾寫過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》贊美其舞姿驚艷天下。
除了達官貴人們,很多赴京趕考的舉子在平康坊一旦找到知音,便會萌生出真摯的愛情, 唐傳奇《李娃傳》描寫的就是一位進京赴考的舉子,與平康坊名妓李娃演繹出的曠世艷情。而《霍小玉傳》中的李益是新科進士尚未得官,屬于留京待選,也寓居在妓女霍小玉家中。
而且年青士子們一朝登第最先來到的地方便是平康坊,就像孟郊《登科后》寫的: 「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」這里的「花」,正是平康坊的美麗花容。
唐時的長安是夢幻般的城市,歌舞升平的平康坊更是夢中的盛典。108坊,各坊各有特色,依據天象星辰位置布局都城中宮城、皇城與郭城眾坊里, 體現著天人合一與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,它們也共同組成了盛世長安的宏大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