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雞蛋時,白殼雞蛋和紅殼雞蛋,哪種營養價值高?漲知識了

要說兼具好吃、有營養、便宜這三大特點于一身的食物,我覺得一定少不了雞蛋。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樣,幾乎每天都會吃到雞蛋,無論是水煮、煎炸,或者和其它食材一起搭配,雞蛋既可以自成一道菜,也是最佳的菜肴配角。

每次買雞蛋的時候,我都是一板30個的買,幾毛錢一個雞蛋,算下來一板不到20塊錢,買回家里隨吃隨取,特別方便。但是,在挑選雞蛋的時候,相信大家會和我一樣,遇到一個困擾,那就是常見的雞蛋殼顏色還有「紅殼」和「白殼」之分。

坊間有言,「要挑白殼的雞蛋,說明是土雞蛋」,這一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?買雞蛋的時候,究竟要挑白殼的,還是紅殼的?下面,就和大傢俱體說說。

白殼雞蛋 VS 紅殼雞蛋

在了解白殼雞蛋和紅殼雞蛋之前,我們得先了解是什麼造成了蛋殼顏色的差異。早在50年前,就有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做出了研究,并得出了相關依據。

蛋殼的顏色不同,和它里面含有的色素密切相關。蛋殼中含有的色素主要有3種,分別是原卟啉色素、膽綠素以及膽綠素的金屬螯合物。這3種色素按照不同的比例組合,沉積在蛋殼的外層與蛋殼上膜,就形成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蛋殼的顏色。

這些色素的多少和構成比例,和雞是吃飼料(肉雞)還是吃谷物(土雞)沒有直接關系,而是和雞的基因有關。再退一步說,哪怕同一只雞,產出的雞蛋也不一定是一模一樣的顏色,何況是不同的雞。這就好比人種的區別,黑人、白人和黃種人,無論去到哪里,吃什麼食物,膚色都是天生固定的,由基因決定。

紅殼雞蛋為草雞所生,白殼雞蛋為白雞所生,兩者在營養成分上,幾乎沒有什麼差別,因此在買雞蛋的時候,別糾結是「白殼」還是「紅殼」,新鮮的雞蛋才是好雞蛋。

土雞蛋一定比普通雞蛋好嗎?

去農貿市場買雞蛋的時候,通常會遇到一個場景,商家會極力推薦我們買「土雞蛋」,并號稱「土雞蛋的營養價值比普通雞蛋高很多」,在一臉懵的情況下,有些朋友會選擇價格比普通雞蛋高很多的「土雞蛋」購買。

真正意義上的「土雞蛋」,是由完全散養的土雞下的,它的特點是個頭比較小,蛋黃比較大,顏色深一些,從口感上看,的確會比普通雞蛋好吃一些。但如果單從營養價值的角度對比,我們吃雞蛋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補充蛋白質,而蛋白質含量在這兩種雞蛋之間幾乎沒有差異。

如果僅僅因為想「補充營養」,而選擇更高的價格去購買「土雞蛋」,其實完全沒必要,并且市面上部分「土雞蛋」,也不是純正土雞下的,而是由被養雞場圈養在某片指定樹林中的「土雞」產的。

一套通用的挑蛋法則

無論買哪種雞蛋,都有一套通用的挑蛋法則,懶喵總結為下面3點:

1、無論是買雞蛋還是吃雞蛋,「新鮮」是第一要素,優選新鮮的買;

2、新鮮的雞蛋,蛋殼表面通常有點粗糙,還帶點霜狀粉末;

2、新鮮的雞蛋,搖一下不會有晃動的聲音。

【心得】

買雞蛋時,挑「白殼」的還是「紅殼」的?很多人都誤會了,認為「白殼」雞蛋是土雞產的,營養價值更高,其實并沒有科學依據。

大家下次買雞蛋的時候,無需糾結蛋殼的顏色是白殼還是紅殼,如果單純為了「補充營養」,也無需管是土雞蛋還是普通雞蛋,只要是正規可靠渠道購買的新鮮雞蛋,都是可以放心吃的好雞蛋。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