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是買肉時,是不是內行,肉攤老闆一句話就能問出來,就像是肉攤老闆常會問顧客的一句話就是「豬肉是要肥點的,還是瘦點的」,然后很多人就會按照老闆的提示,說出自己的需求,而這正好上了老闆的套,因為這一看就是外行人買肉,因為內行人買肉都是有針對性的說出具體要什麼部位的肉。
另外在像是有些人買肉的時候常常就是用看的方式選肉,看到那塊肉比較瘦或者是比較肥,就要那塊,殊不知這樣的買肉方式又怎能買到好肉。
像是很多肉攤老闆,會將緊俏的肉不放在明面上,而放在明面上的肉,大多是肉質口感和香味都是一般般的肉,同樣的價格,為啥很多人買的肉回家做就會口感發柴,吃起來不香,其實這都是因為不會買肉造成的,所以今天咱們就說說豬肉身上最好吃的4個部位的肉,很多人都不知道,記得保存。
第一個部位:黃金六兩
可能很多人是頭一次聽說黃金六兩這塊肉,實際上它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就是豬頸肉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豬脖子上的肉,而黃金六兩和豬頸肉還有些差異,其指的是練級豬的脖子和前肢那塊肉,因為這塊肉,在一頭豬上很少,據說在一頭土豬上僅僅只有3兩左右的肉,所以比較珍貴。
這塊肉是典型的肥瘦相間,并且因為這塊肉是連接豬脖子和前肢的兩個部位的肉,所以是經常活動的「活肉」,這塊肉的瘦肉部分口感勁道卻不柴,而肥肉部分香味足卻不油膩。
在古代,這塊肉也只有權貴才能品嘗到。
適合做法:燉,炒,烤等。
像是很多人都知道五花肉只需要用青椒簡單的炒一下就很好吃,而黃金六兩這塊肉,用青椒炒著吃只會比五花肉還要好吃,這才是高端的食材,只需要簡單的烹飪調味,就能做的十分美味。
第二個部位:貴妃肉
所謂的貴妃肉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花肉,就是位于豬的肋部外部,以及腹部的肉,這部分的肉因為肥瘦相間,瘦肉中夾雜著脂肪層,所以口感細嫩并且香味十足,像是我們平時做的紅燒肉等都是用這塊肉。
而在五花肉中,其實還分為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,同樣是五花肉,但是有很大的區別。
上五花肉:位于豬背里脊肉往下和肋骨二分之一位置往上,介于這兩個位置中間的肉,都是上五花肉。
特點:肥肉偏多,吃起來比較香,瘦肉部分肉質偏硬,所以比較適合做烤肉,小炒,調肉餡等吃法。
下五花肉:位于豬肋骨背面二分之一往下的肉都是五花肉。
特點:這部分的五花肉是肥瘦相間的,肥瘦和瘦肉的分布比較均勻,所以像是家里如果做紅燒肉,粉蒸肉最好選擇這塊五花肉,因為這塊肉肉質纖維細嫩,口感好,香味足,也不油膩。
第三個部位:護心肉
說到護心肉,可能南方的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的,但是這個部位的肉,在東北那可是香餑餑,東北很多的飯店中都有一道名菜就是爆炒護心肉,這塊肉個人認為是豬身上最好吃的一個部位,很多人好奇這塊肉到底是在什麼部位,實際上護心肉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肉,因為護心肉實際上是 橫膈肌,用來隔斷胸腔跟腹部的組織,橫膈肌在伸縮的時候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,同時它還負責保護心臟不會晃來晃去的作用,所以也叫做護心肉。
護心肉口感十分的q彈,嚼勁十足,所以常作為下酒菜,備受很多酒友的喜愛。
而在一頭豬的身上大概只有1斤左右的護心肉,所以是十分緊俏的肉。如果能買到的一定要嘗嘗,而護心肉的做法也很簡單,主要就是爆炒,辣炒,搭配上一些干辣椒或者青椒,多放點蒜片和蔥花,非常美味。
第四個部位:梅花肉
梅花肉指的就是豬的上肩肉,據說每頭豬身上大概只有五六斤左右。
因為這塊肉肥瘦相間,并且形似梅花,所以才叫做梅花肉,而這塊肉除了口感特別嫩以外,吃起來也不油膩,在我看來這塊肉可以稱得上是低配版的雪花肉了。
如果喜歡肉質鮮美,又追求口感,對于廚藝也不是十分精湛,平時燉肉炒肉總是把肉做得又老又柴的話,那麼就非常適合購買梅花肉,因為這塊肉具有久煮不老的特點,所以如果妳能把這塊肉做的口感又老又柴,也算是妳有本事了。